背倚青山,阡陌如绣,白墙青瓦,鳞次栉比,围坐在暖山河畔露营基地的天幕下聊天谈心,走进尧头村农耕文化长廊,品尝一顿风味地道的排骨铜火锅……今年夏天,白马滩镇民宿满房,餐厅满座,一拨拨游客慕名而来,欢声笑语响彻神玉川。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案例》的白马滩镇,如何充分借助天然禀赋、资源优势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生活?让村民畅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白马滩镇的高分答卷是:以特色民宿为依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耕研学、田园康养”旅游板块,成功打造了“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暖山河畔露营基地、(神峪·领悦)院子、碾子湾白马云栖田园民宿等一批乡村研学旅游项目,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盘活乡村“微经济”
一样的绿水青山、一样的乡土情结,怎样才能开出各具特色的“民宿之花”?带着这份思考,白马滩镇充分利用群众闲置房屋发展科普研学、康养旅游,打造了印象圪崂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盘活了群众闲置资产,将群众镶嵌在旅游发展链条上;以农村“三资清查”为抓手,利用收回群众批而未建的宅基地,保留原始风貌的老村庄进行招商引资发展中高端民宿,探索形成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运行发展模式,为研学康养露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唤醒沉睡资源,催生美丽经济,“以宿带村整村推进”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今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14.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80万元,预计参与研学的58户群众全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让群众依托旅游成功转型,吃旅游饭,发旅游财,享旅游乐,“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蝶变”民宿迎新生
白马滩镇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深化拓展“五级联动”机制运用,大胆尝试“农房变客房”模式,把党小组建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经过镇青年干部精致改造后,闲置房屋变成了“推窗闻鸟鸣,开门见山水”的高端民宿,备受游客青睐,“过路客”变成“过夜客”,“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在印象圪崂AAA级旅游景区的加持和高端民宿的带动下,实现了村庄变景点、旧宅变民宿、农民变股民的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景区带村、就地转岗、居家经营、产业富民”的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之路,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片区,目前,神玉川共发展精品民宿56家,特色客房130间,优质床位302个,可同时满足300人研学、康养团队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强村”和“富民”同频共振。
民宿开出“幸福花”
刘增民是圪崂村的党小组组长,也是最先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与乡村旅游的第一批从业者。“就去年7月、8月,仅康养、研学团队就餐我就挣了4万多块钱,再加上散客、自驾游一年挣个几十万没问题,今年基地建设也更成熟,我们也参加了多次培训,不管从技术还是服务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干劲更足了。”刘增民自信满满地说道。“民宿可以带动我们村的旅游业发展,让我们村越来越漂亮,最重要的是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可以回家乡就业,顾家的同时还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工资。”白马滩镇民宿管家王艳琴一边娴熟地铺床一边高兴地说。
不离乡、不离土、不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如今的神玉川,在一间间镶嵌在连绵青山里的乡村民宿产业的带动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日益凸显,富起来的村民,投入更多精力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村里的“颜值”提升了,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审核:王 姣
编辑:王星宇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