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一碧万顷的草原绵延不绝。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发,沿206省道驱车前行,途经辽州白塔,便抵达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是一个以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多样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西辽河上游水源涵养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2015年10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才领导小组批准,“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成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
众多高校的参与,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血液”,“90后”鲍鹏宇便是其中一员。大学毕业后不久,鲍鹏宇投身林业,成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的一名科员。
“这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山里的每一处我都熟悉。”谈到工作的初心,鲍鹏宇说,“就是喜欢自然环境,喜欢和自然打交道。”夏雷震、冬雨雪,科研站的工作并不轻松,夏季需要每天上山考察,采集标本、收集红外线相机素材等,冬季则需要做内业,整理标本、收编入库、数据存档等。“曾有人戏称‘学林的人走的都是兽道’,护林员还有巡山路线,我们则是漫山遍野走。”鲍鹏宇说,“上山时,除了本职工作采集标本、发现新植被等,我们会顺带将防火、巡护森林等护林员的工作一并完成。”
早上八点上山,晚上七点下山,中午则是自备干粮。“一两瓶水哪够,四瓶是最少,然后还要带采集工具、食物、相机等。”在一整天的行程中,科员们需肩负十四公斤的重量,跋山涉水,完成任务。在被记者问到“冬天上山,穿多厚可以抵御严寒”时,鲍鹏宇无奈地笑笑,“多厚都抵御不了,最厚的一次我穿了一件羽绒服外套、一件棉服、一件皮夹袄,最里面还有一件加绒卫衣,最后还是冻得发抖”。
冬季抵御严寒,夏季则有更多潜藏的危险,或来自野生动物,或来自路况。“塔头”是一种由腐烂和新生的植物共同堆积而成的水草,覆盖在高出水面十几厘米的地方。“走在上面看不到下面的情况,也听不见水声,一旦踩空,后果不堪设想。”鲍鹏宇描述起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在山上,有时也会遇到需要救助的动物,这时鲍鹏宇和同事便会用专业知识合力将动物救出来。
现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20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与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有50多名专家、学者到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700多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在保护区进行实习实训。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李佳敏)(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李佳敏)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